客服QQqq
联系电话15549696961

加入板栗门户网QQ群
您的当前位置:板栗门户网 >> 行业资讯

资讯详细

罗田板栗“三产融合”开新路

发布时间:2013/9/11 8:57:46 作者:admin 人气:

核心提示: 又是一年秋风爽,栗果飘香倾四方。9月6日晚,“2013湖北·罗田板栗节”在罗田县人民会场隆重开幕。国家林业局、省市领导与20多位全国板栗主产区的省(区、市)林…

又是一年秋风爽,栗果飘香倾四方。9月6日晚,“2013湖北·罗田板栗节”在罗田县人民会场隆重开幕。国家林业局、省市领导与20多位全国板栗主产区省(区、市)林业厅(局)及重点县(市区)代表,30多位国内外板栗科研、教学专家代表,以及50多家国内外主要板栗龙头企业代表“相约罗田,共谋中国板栗产业合作与发展在为期三天的节会上,将开展板栗产业著名(优秀)企业、中国板栗名优产品、中国名优特产评选,板栗产业开发及罗田招商项目签约、板栗产业及科技成果展示、罗田板栗产业考察、中国板栗产业发展论坛、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专业委员会年会、生态旅游体验等活动,不断将节会推向高潮。

“罗田板栗节已连续举办了11届,本届是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但同时也是最为节俭的一届。”连日来的筹备活动,让年轻的罗田县长詹红运略显憔悴,但谈起节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节会组委会介绍,本次节会由中国经济林协会、湖北省林业厅、黄冈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专业委员会、黄冈市林业局、罗田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按照“节俭、务实、高效”的办节原则,今年的板栗节开幕式晚会没有邀请明星大腕压台,更没有耗资不菲的声光电配合和焰火助兴,只是用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歌舞晚会欢迎临嘉宾。“晚会‘瘦身’,但实质性内涵增加,为的是将有限的经费精力投入到板栗科技普及和板栗产业发展上来。”詹红运一语道出简办晚会的初衷。

板栗搭台、经贸唱戏、科技助力、共同发展、节俭办节的节会理念赢得了与会嘉宾和客商、游客的一致称道。“想看明星焰火,我们不会到大别山区来。我们是冲着尝罗田板栗、赏自然美景、品生态文化而来的!”一位多次带团来罗田旅游的上海导游说出了心声。

正与上海导游所言,节会上的经贸活动上演连台好戏,共计签约项目10个,签约资金达41.2亿元,签订板栗等农特产品出口订单58份,金额达3480万美元。“罗田板栗有着独特的品质品牌优势,在东南亚市场享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罗田板栗产量产值连连攀升,深加工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在罗田订购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大,但从来不着急销路。”连续十届参加节会的山东客商王志东自诩“半个罗田人”,对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状况了如指掌。

据了解,罗田板栗现有种植面积100万余亩,年产量6万吨,系列产值10.5亿元,基本形成乡乡镇镇有基地、村村组组有栗场、家家户户有栗园”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生产局,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板栗第一县”。为将板栗产业打造成大别山生态经济核心区的领军产业,推进罗田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扩大对外开放、进军海外市场的招牌产业,罗田县委县政府连续两年将板栗低产林改造项目确定为“年度十件实事”之一,并于2012年7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县板栗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支持板栗良种基地建设、品种改良、科研攻关、宣传营销和品牌推介,助推板栗“二次创业”。经过一年多的励精图治,罗田在经济开发区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培育出宏源药业、湖北华丽、湖北绿润、食为天等3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板栗能力突破2.8万吨,初步形成263家加工企业、八大知名品牌、12大系列38个品种、市场覆盖全国126个大中城市和54个国家(地区)的产业发展格局,迈出了从“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向“中国板栗产业第一县”最为关键的一步。

伴随板栗产业发展的还有林下经济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该县充分挖掘百万亩板栗林地资源,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制订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林地增值、林农增收、林业增效。发改、财政、林业等部门,从资金、种苗、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指导,每年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在种养小区的水、电、路建设方面给予补助。通过强化服务,协调构建利益“共同体”,扶持开辟直销渠道等措施,着力解决了林下经济市场组织程度低等问题,积极打造林下经济发展平台,形成了林农牧旅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山区林业发展综合高效新模式。全县共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基地60万亩,初步形成了具有罗田特色的林粮、林牧、林药、林菌、林游五大模式,实现年收入3.5亿元,林农人均增收820元以上。

该县凤山镇严鱼丘村7组村民王杰发展林下养鸡已有五年历史,他说,“板栗林下养鸡,场舍大,鸡可以散养,板栗树上的害虫被鸡吃掉,鸡粪为板栗树增添自然肥。鸡是虫草鸡,板栗也无公害,一块山地出两样绿色食品,每年多收益30多万元!”

如今,他早已建了小洋楼,买了小车。在他的带领下,全村236户有187户发展林下经济,而模式各不相同,有的在林下套种间作红薯、花生、黄豆等粮食作物以耕代抚;有的在板栗树下种植茯苓、天麻、苍术等中药材,实现一地多收;更多农户利用栗林搭起的树荫凉棚,用废弃了栗树枝丫培植栗蘑,发展循环农业,还有群众在栗园边办起了农家乐,吸引外地游客来玩采摘游。

而这样的林下经济专业村在该县早已是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280多个,从业人员多达6万多人,林下经济俨然成为当地最大的富民产业。

“板栗是罗田最大、最靓的一块‘金字招牌’。很多外地游客是先知道‘罗田板栗’,然后才知道罗田,才愿意到‘板栗之乡’——罗田来!”该县板栗产业发展主管单位负责人、县林业局局长郭小双谈起“罗田板栗”,就像父母谈起自己最心疼的孩子一样,赞不绝口,“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到罗田的游客知道,罗田不仅仅是有板栗,还有勤劳淳朴的劳动人民、壮美秀丽的生态美景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文化!”

走进罗田,山水有诗,人文如画,生态旅游之花遍地盛开。该县林地面积225万亩,森林蓄积量6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0.2%,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被誉为“天然氧吧”。 依托这一特色优势,该县充分挖掘板栗产业潜力、促进板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重点建设了罗九、罗胜、318国道等三条融休闲观光、旅游餐饮、采摘展示为一体的板栗经济带,将有机板栗种植园、生态观光园、板栗“农家乐”等富有大别风情的板栗休闲、餐饮、游玩、购物等基础设施连串成珍珠项链镶嵌在青山绿水间。驱车行进在栗乡大地灯笼高挂农家小院与绿树成荫的板栗林两相成辉交映成趣,别具风情一年当中围绕节气、节日举办的“赏栗花、尝栗蜜、采栗蘑观栗景、摘栗果、品栗、连栗情特色活动,更是让罗田随时随地都闪耀着板栗的身影

“罗田板栗产业以板栗种植为一产基础,以板栗深加工为二产创新,以生态旅游为三产增效进行了三产融合的有益探索,实现了从规模化到标准化、精品化,从初加工到深加工,从传统板栗种植到开发板栗文化内涵的‘三级跳’,充分证明传统农业产业也能出彩”已在栗乡“摸爬滚打”八年的县委书记肖燕梅,是板栗产业发展壮大的见证和决策者,对进一步做大做强板栗产业,她信心满怀。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

赞助商链接

更多>>

广告位招商

推荐产品

更多>>

    暂无信息 !